快訊
 母嬰行業觀察
 推薦
 忽然一周
 熱文
亞精胺、PQQ與麥角硫因,抗衰領域的“番位之爭”
2024-10-22 14:24
NMN失寵、麥角硫因向前,是抗衰黑馬還是新的“智商稅”?
2024-09-25 10:50
忽然一周 | 多地報告上半年出生人口增加;抖音電商過去一年GMV同比增長46%;孩子王在四川成立供應鏈管理子公司
2024-09-18 10:17
五人死亡,近百人住院,小林制藥保健產品不“保健”也不“保命”?
作者:營養品情報
導讀:原本用來促進身體健康的保健品,不料成了導致消費者生病甚至死亡的元兇......
事態加劇
死亡人數增加至5人
3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服用日本小林制藥公司生產的紅區膽固醇顆粒等產品致消費者死亡一事,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應立即停止服用相關產品,積極配合召回。
據日本朝日電視臺相關報道,截至3月29日,已有5名服用小林制藥日本消費者死亡,此外,還有93人因相同原因正在接受住院治療。
圖源: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
在此之前,小林制藥公司曾于22日宣布因有消費者服用該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現腎臟疾病等健康問題,決定緊急召回3款含紅曲成分的保健品。26日,1名消費者連續3年服用相關產品后死亡,此后相關死亡人數逐漸增加。
日本國民級品牌“翻車”,引起國內外消費者的軒然大波,隨著事態的不斷發酵,27日,小林制藥在官網上發布公告,對日本國內消費者將根據商品種類和數量進行賠償。
28日,小林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小林制藥株式會社召回的三款產品中只有紅曲膽固醇顆粒60粒包裝這款產品,通過官方跨境電商平臺銷售了7195份,目前這款產品已經下架。已購買的消費者無論通過何種渠道購買含有紅曲原料的相關保健品的消費者,都可以憑產品實物進行退貨退款。
日本百年藥企
保健品業務前景渺茫
縱觀小林制藥的發家史,從批發零售到轉型為藥品研發與生產,雖經歷了日本經濟衰退的寒冬,卻依然通過“小池塘里養大魚”的策略,在眾多醫藥品牌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2023年,小林制藥銷售額來到1734.55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企業利潤達257.8億日元,實現連續26年增長。
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醫藥巨頭,小林制藥的保健品在國內消費市場的存在感并不算太高,其在國內熱銷的產品主要有一次性使用懷爐系列“暖寶寶”、退熱冷貼系列“冰寶貼”、芳香劑系列“爽花蕾”及“香居源”等。
不過,小林制藥近段時間在中國市場也有新的業務布局動作。據天眼查App顯示,小林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在2024年2月的工商變更中新增了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藥品批發、藥品零售、藥品進出口等業務。這意味著小林制藥正在擴展其在中國的保健品業務,但此次保健品致死事件,無疑給小林制藥的保健品業務帶來致命打擊。
圖源:CCTV國際時訊
業內猜測此次召回事件可能會使這家擁有近140年歷史的制藥廠商從此退出營養補充劑保健品市場。
市值蒸發900億
老牌企業“翻車”影響有多大?
據日本共同社27日報道,在日本厚生勞動省26日對小林制藥公司進行的聽證會中,小林制藥公司方面報告稱,小林制藥累跌近20%,總市值較3月22日收盤蒸發超900億日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小林制藥公司在2023年共生產約18.5噸紅曲原料,其中約2.4噸為該公司生產保健品自行使用,余下的約16.1噸被銷售給其他企業。相關人士表示,小林制藥可能在信息披露環節上存在問題,未能及時向公眾和監管部門通報產品的安全問題。
這不由讓人聯想到不久前曾因銷售不合格碳酸鈣D3產品被開除1.34天價罰單的朗迪制藥,原料層面而此番小林制藥風波,同樣不僅會影響到國內外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度,更會牽涉到日本藥妝店,以至于影響到花王、資生堂等等日本品牌的企業形象。
目前,小林制藥公司稱,出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產品混入此前“意想不到”的來自霉菌的成分,但尚未弄清具體原因。在等待調查結果的同時,此次事件所反映出的行業安全問題也給了相關從業者巨大的警示,而老牌企業的“翻車”,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哪些深遠影響,猶未可知。
文章來源:母嬰行業觀察
版權聲明:轉載母嬰行業觀察的原創文章,需注明文章來源以及作者名稱。公眾號轉載請聯系開白小助手(微信號:zhangxiaoxian1015)。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掃描二維碼,第一時間獲取母嬰行業的資訊和動態。
從此和母嬰行業觀察建立直接聯系。
參與評論